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5-07-31 17:00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茎蔓。叶片染病后,先呈淡绿色水浸状斑点,渐呈黄褐色、淡褐色、淡黄色、灰白色、白色,因受叶脉限制叶背面病斑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病斑外有乳白色菌脓,干燥时呈白色薄膜状或白色粉末状,质脆易穿孔。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肥料不足时和老化植株易发病。种子要消毒,病叶、病株应及时剔除并烧毁。

2.药物防治:常用药剂有5%DT(琥胶肥酸铜)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1200倍液或75%达科宁50克加72%农用链霉素15克对水15公斤喷雾,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4~5天喷药一次,连喷3~4次,防效可达90%以上。

3.环境调控:尽量降低夜间湿度,可在棚内铺撒秸秆、生石灰等,夜间吸收水分。适当提升夜温,遇到冷空气来临时,可在棚内点燃大棚增温块等,临时增温,避免夜温过低,露水凝结过多。

4.通风管理:拱棚温差大,露水多,通风最好分次进行,傍晚棚内温度降低后,再通风10-15分钟,将棚内湿气排出,有助于减少露水形成。

5.预防措施:可用荧光假单胞杆菌、高脂膜、几丁聚糖等叶面喷洒,提高叶片抗逆性,增加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侵染几率。

6.早发现早用药:早上提早进棚观察,一旦发现水浸状小点应及时用药防治,可用噻菌铜配合中生菌素防治。若病害已经发生较为严重,可以选用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几个多角形水渍状病斑,而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背面产生针状水渍状病斑,往往几十个病斑同时发生。病情发生趋势没有霜霉病迅速,对黄瓜生长影响没有霜霉病严重。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

2.从无病瓜上采种。

3.种子处理: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4.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5.综合管理:选用抗病品种,控制肥水和土壤湿度,及时处理病残体,预防性喷施井冈霉素或农用链霉素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