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黄斑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025-07-31 23:38

病原菌的子囊盘于秋季形成在枯死的病叶上,以子囊盘越冬,或翌春在枯叶上产生子囊盘。在有利的温、湿度条件下,子囊盘可在2-3周内形成。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8-25℃,最适相对湿度为70%。成熟的子囊盘在低于25℃和相对湿度大于97%的条件下,子囊孢子就会放射出来,弹射距离可达17毫米,孢子可随气流传至20米左右的距离。90%的孢子以单个孢子降落。在病叶上越冬的子囊孢子可以放射至7月上旬。子囊孢子在2-31℃之间均可萌发,在7.5-21℃萌发最快。在20℃,4小时芽管就可侵入寄主,12℃、为8小时,6℃、为24小时,32℃时不能发生侵染。从成熟子囊盘中射出的子囊孢子可以发生侵染,无性时期的分生孢子则不能侵染寄主,因而在病害传播和流行中不起作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