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寄生虫病分为体内、体外两种。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勤除草垫、粪便;饮用干净、卫生的水;定期驱虫,针对不同的寄生虫选择相应的药物驱虫。购买牛时要仔细检查;饲养时,注意保持圈舍的干燥通风,对污染的圈舍、用具要彻底消毒;注意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牛体清洁;定期给牛驱虫健胃。聚焦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紧紧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资金统筹,着力支持粮食和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
驱虫药物使用方法:
①左咪唑每千克体重用6~10毫克,溶水一次灌服。也可以将药物混在饲料中喂饲或溶在水中饮用,还可以制成5%的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
②硫化二苯胺牛,每千克体重0.2~0.4克,但总量不得超过60~80克。羊,每千克体重0.5~1.0克。成年羊投服30~50克,一岁以内羔羊投5~15克。将药物混在精料中制成1%~10%悬浮液灌服。
③噻苯唑牛、羊,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将药物拌饲料中喂服,也可以配成2%的悬浮液经口灌服。
④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
⑤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
⑥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预防性驱虫。牛群要选择在最佳时机进行驱虫,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每年要进行2次驱虫,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这两个阶段进行。牛常见的病害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疾病,如结核病、布病、口蹄疫、牛流感、牛结节性皮肤病、焦虫病、瘤胃积食、前胃迟缓等。
牛螨病,也叫做癞病,病牛主要特征是湿疹性皮炎、被毛脱落、高度传染等。病牛通常混合感染疥螨和痒螨,感染后表现出明显瘙痒,且会长时间摩擦患处,进而造成该处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扩散至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