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霜霉引起的、发生在大豆上的一种病害。在大豆生育期均可发病,为害大豆幼苗、叶片、荚和籽粒。发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叶背产生霜霉状物。发病后减产6-15%,一般种子被害率达10%左右,严重者达26%以上,个别高达60%。含油量降低2.7-7.5%。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子。
霜霉病对大豆的危害主要是幼苗和叶片、种子,其中种子的发病率比较高,减产严重。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达30%左右。病种子发芽率下降10%以上,含油量减少0.6%~1.7%,出油率降低2.7%~7.6%。由于受到霜霉病的危害,病叶早落,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8.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