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又称棕树或山棕,属棕榈科棕榈属,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3-8米,甚至更高,树干呈圆柱形,老叶鞘基部和网状纤维(棕片)包围树干,并不自动脱落,需人工砍剥。棕榈叶片呈3/4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0-70厘米,深裂成30-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裂片,裂片先端具2短裂,硬挺端不下垂,叶柄长75-80厘米或更长,两侧具细圆齿且顶端具明显的戟突。花序粗壮,多次分枝,从其叶腋抽出,通常是雌雄异株。雄花无梗,每2-3朵密集着生于小穗轴上,黄绿色,卵球形,钝三棱;雌花淡绿色,球形成卵球形。果实阔肾形,初为青色,继而变为黄色,成熟后为浅蓝色,有白粉,种子胚乳均匀,角质,胚侧生。花期4月,果期12月。
棕榈原产于我国的秦岭以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湿润带广泛的树种,现日本和印度亦有分布。棕榈是耐荫植物,苗期耐阴性更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阳光充足处棕榈生长更好,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之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壤土,耐轻盐碱土,也能耐一定的干旱与水湿,喜肥,耐烟尘,对有毒气体抗性强,抗二氧化硫及氟化氢,有很强吸毒能力,根系浅,须根发达,寿命长,自播繁衍能力强。
棕榈树姿优美,常作庭院、园林观赏树种。其木材坚褐,可制器具;棕皮用途广泛,可制扫帚、绳索、地毡等;嫩叶可编织扇、帽等工艺品;叶鞘纤维为棕片,坚韧耐水湿,可制渔网、绳索,耐腐蚀,是船舶、渔业、工业用品的优良材料;果实即棕榈子,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经磨粉后可作牲畜饲料;其果实、叶、花、根等亦可入药;种子为硬质胚乳,有漂白作用,亦可制作活性炭等。棕榈叶鞘为扇子型,有棕纤维,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根入药。棕榈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