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霜霉病主要的初侵染源来自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休眠的卵孢子。冬季病菌以卵孢子的形式在土壤、病残体、种子中越冬。当第二年温度适宜后,可再随风、雨侵染幼苗发病。寄生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落入土壤、粪肥中越夏越冬,也可以混杂在种子中或以菌丝在种子内越夏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次年卵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侵染油菜幼苗,引起初次侵染。条件适宜时,病部组织上产生大量的孢子囊,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油菜霜霉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混在种子中的卵孢子。近距离传播,除混在种子、粪肥中的卵孢子直接传到病田外,主要靠气流和灌溉水或雨水传播。冬季病害扩展不快,并以菌丝在病叶中越冬,翌春气温升高,又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次侵染叶、茎及角果,油菜进入成熟期,病部又产生卵孢子,可多次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