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猝倒病在幼苗出土后,真叶未展开时,发病严重,幼苗长大后发病较轻。幼苗未出土时发病,表现为胚茎和子叶腐烂死亡。幼苗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以后病部变黄褐色,并逐渐变为细线状。幼苗由于地上部分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而死亡,病叶片一般仍保持绿色不萎蔫。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株残体表而及病菌周园地面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猝倒病的发生一般先是个别苗倒伏,形成发病中心向四周扩散,几天后引起成片苗倒伏。其症状是从下部老叶开始,病斑部呈褐色坏死,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晕环。病斑初叶柄和茎为褐色水渍状,后变为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严重时叶枯,茎秆腐烂。芹菜猝倒病为土传病害,在苗期发生,主要为害嫩茎、种子。种子在苗床出土前发病会引起烂种。子叶展开后在茎基病斑呈浅褐色水渍状,后继续绕茎扩展,变黄褐色干枯缩成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就突然猝倒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