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这些害虫在地表1~5cm处潜伏,晚上10~12时为危害高峰期,天亮后钻入被害植株附近地表,属于典型的昼伏夜出性害虫。
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方面,通过合理轮作能有效减少虫源基数,播种前进行农田灌溉结合深耕,清除田边地头杂草,也能减少虫口基数和卵的滋生场所。化学防治则包括药剂拌种、浇灌药液、撒毒土和喷药灭杀。
药剂拌种可使用先正达福亮20ml+氟虫腈拌玉米种4-5斤。浇灌药液可选用辛硫磷乳油、48%的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进行。撒毒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喷药灭杀可使用2.5%溴氢菊酯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于傍晚喷雾,重点喷施苗周围土表。
此外,使用毒饵诱杀或人工捕捉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若玉米已施用了主要成分为烟嘧磺隆的茎叶处理除草剂,施用前后7天禁止用有机磷农药,否则会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