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包括对果园增施优质有机肥、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并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果树应合理进行修剪,剪除枯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杨梅园湿度,可减少发病;在病害高峰期后,及时扫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