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胡麻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2025-07-12 06:19

水稻胡麻斑病的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第二年分生孢子随风吹散到秧田和本田,萌发产生菌丝后侵入表皮。带病种子播种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引起发病。条件适宜时,病部很快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干燥情况下,病组织上的分生孢子可存活2~3年,潜伏的菌丝可存活3~4年。但若将菌丝翻埋入土,过冬后就失去了活力。水稻胡麻斑病菌生长温度为5~35℃,最适温度28℃左右。分生孢子形成温度为8~33℃,最适温度30℃左右。孢子萌发要求水滴或水层,同时相对湿度要在92%以上。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雾和露水都可以加重病害发生。稻田的土壤酸性、砂质、保肥性差,或缺少磷、钾肥的田块,容易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