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茎腐病的发病规律?

2025-07-12 13:33

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土壤、雨水和病菌的肥料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重茬及施入未腐熟带菌有机肥,高湿多雨,田内积水,土质黏重,通透性差的田块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病组织上越冬,存活期长达3年。

①山药栽子带有病菌。在地窖贮藏山药栽子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导致山药栽子感染根茎腐病。

②山药种植过程中采用搭架管理,基本采用“人”字形支架,7~8月茎叶茂盛,支架内处于半封闭状态,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易染病。

③山药种植一般挖深沟加肥后混合均匀再回填,每年7~8月汛期,降水较多,容易造成排水不畅,湿度过大,易感病。

④山药在浇水追肥过程中,病菌随着水流传播到下游的植株,导致染病。

⑤没有进行轮作换茬,而是多年连作,导致发病较重。

⑥山药种植过程中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诱发根茎腐病发生。

⑦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肥料中含有的病菌带入栽培畦。

⑧种植山药的土壤为黏性土壤,透水性差,管理过程中氮肥施用较多,植株生长嫩弱,易感病。

⑨山药种植过程中,株行距太小,密度过大,导致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弱,易感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