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种子检疫与处理,进入病害区的种子需用药漫种杀菌灭毒或用908杀菌剂喷洒后再播种。轮作种植有助于减少病害发生。改造酸性土壤,可在本地区建粉煤灰复合肥厂,从根本上改善酸性土壤和黏土质,提高农作物抗病、防病能力,缓解根肿病害。作物发病后可用药防治,也可在本地区建植物清洗剂自用农药生产厂,自产自供,解决农业病害危害。
选用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如华油杂62R、华双5R、圣光165R等,在易发地区优先选用。种子包衣处理可使用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专利配方药剂GZ1号种子包衣剂,风干后播种。在油菜根肿病严重地区,应进行苗床处理或苗期灌根处理,使用氰霜唑或氟啶胺。苗床翻耕后用氰霜唑1000倍液喷灌土壤,浅耕后播种;油菜播种后20天左右,用氰霜唑2000倍液或氟啶胺2000倍液灌根,有效减少根肿病发生;移栽油菜时结合定根水用氰霜唑2000倍液灌根。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是油菜三叶期,用敌黄钠盐500倍液、菌毒清200倍液隔10天灌根1次,连续防治2-4次,防效可达60%以上。播种期每亩用石灰50-75千克或碳酸钠25-35千克穴施,防病效果可达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