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无病种子田,确保种子不带菌是杜绝病害传播的根本措施;种子用1%次氯酸钠溶液+云大-120500倍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初发病时用“天达2116”800倍液+“天达诺杀”10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选择抗病品种、深沟高垒、科学施肥、降低田间湿度、摘除老弱病叶、合理轮作等农业措施可以减少疮痂病的发生。重病地应实行与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或十字花科等非茄科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实行与水稻、莲藕等水旱轮作更为理想。及时去除部分病叶、病株、病枝、病果,深埋或烧毁病残体,减少再侵染源,收获后,清洁田园,妥善处理病残体和作物秸秆。严格检疫,封锁疫区,发病区种子不准外调,消灭菌源,建立无病留种田,从无病株上留种。苗床消毒,制作新苗床育苗或换用新土。加强管理,发病田应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轮作,选用野生番茄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发病中前期,使用细截50ml+速净50ml+有机硅(1袋),兑水15公斤,下午2点以后用药,3天用药一次,连用两次,第6天即可观察效果;病情得到控制后,根据预期病情,确定是否进行病害预防。增施基肥,尤其是磷钾肥。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打枝、打杈和摘除老、病叶,清除病果及病残株。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叶面结露,防止空气湿度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