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2025-07-05 18:08

稻潜叶蝇以幼虫潜入叶片内部,取食叶肉,残留两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对水稻前期发育危害较大。以成虫在水沟边杂草越冬,从4月末开始活动;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危害。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农业防治措施:平整土地、平整稻田,消灭高低不平而带来的局部深水层。合理灌溉,在稻潜叶蝇产卵盛期7~10天,实行浅水灌溉,不利于成虫的产卵和幼虫的侵入,并使幼虫转株为害时落水死亡。当田间幼虫已孵化且发生较重时,结合生产适当排水烤田,降低田间湿度,不利幼虫发育,甚至干死,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药剂防治措施:在水稻插秧前1~2天,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和25%杀虫双水剂对秧田普遍喷施,带药插秧,能杀死秧苗上的虫体,保证本田不受害。对于处于孵化高峰或已潜入叶片的幼虫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秧田揭膜后1代成虫可在秧田稻叶上产卵,在田水深通条件下,卵散产在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尖上,生产上深灌或秧苗生长瘦弱时为害较重。从水稻秧田揭膜开始至插秧缓苗期是为害主要时期。水稻缓苗后植株已发育健壮,已不再受害,又飞到杂草上繁殖。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稻田杂草。主防2代,杀灭初孵幼虫兼治成虫。用药种类参见菲岛毛眼水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