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发病初期病部可见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病点逐渐发展为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展至中期呈白灰色,后期呈浅褐色,并产生闭囊壳。病情较轻时霉斑呈分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也逐渐扩大成片,最终覆盖全叶;病斑下部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如发病累及茎及叶鞘,则会导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显著下降,最终影响小麦产量。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
为防控小麦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尽可能减少“白籽”下地。合理制定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配方,进行混合拌种,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推荐选用6%戊唑醇+70%吡虫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进行药剂包衣、拌种和土壤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进行操作。根据上茬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拌种,小麦根病严重的可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按药种1:800的比例拌种,既可防小麦根病又可防小麦黑穗病黑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