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草莓的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病害的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
叶片受害症状在发病初期是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随着病害加重,叶片焦枯死亡。花器侵染一般先从萼片基部开始,花器变褐干枯,严重时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幼果主要是果柄、果面被侵染,严重时变褐干枯,形成僵果;成熟果实发病初期果实呈水渍状,后颜色加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叶柄、果柄被侵染时,首先局部变红,后变红部位出现浅褐色坏死干缩,严重时叶柄可产生稀疏的灰霉;而果柄病斑可通过萼片蔓延到果实,严重时果柄枯死。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