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的为害症状

2025-07-04 14:58

葡萄炭疽病又称晚腐病,是由围小丛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葡萄上的病害。主要在葡萄生长末期、果实着色成熟时发病,在植株的枝蔓、叶片、果实、花穗等部位均能呈现出一定的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接近成熟的果实,所以也称“晚腐病”病菌,侵害果梗和穗轴,近地面的果穗尖端果粒首先发病。果实受害后,先在果面产生针头大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表面产生许多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涌出粉红色胶质的分生孢子团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严重时,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果面。后期感病时果粒软腐脱落,或逐渐失水干缩成僵果。果梗及穗轴发病,产生暗褐色长圆形的凹陷病斑,严重时使全穗果粒干枯或脱落。

在花穗初期即开始感病,受侵染的花或花梗变褐腐烂,造成大量落花,后期整个花穗烂掉。幼果发病多从近地果穗顶部果粒开始,发病最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的褐色圆斑,后期随着果实增大、含糖量增加、果实开始着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果肉变软腐烂,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病斑中央有绯红色粘质物,即分生孢子团。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整个果面乃至全穗。在欧美杂交种葡萄上,病果多软腐脱落;在欧洲种葡萄上,一般干缩成黑色僵果。

侵染新梢和叶片时,穗柄和叶柄、叶缘也出现近圆形褐色病,湿度大时,也会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叶片发病初为褐色小圆斑,梢凹陷,当小病斑密布全叶,病斑相连时,往往使叶片枯黄脱落。新梢受害时呈现淡黄褐色病斑,被害部易脱落,残痕处有绯红色粘质物。果梗或穗轴发病,产生暗褐色长圆形凹陷病斑,并有绯红色粘质物,严重时病部以下果穗干枯脱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