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灰霉病菌核在土壤里,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表及土内,以及种薯上,均可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在田间,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活动传播,由伤口、残花或枯衰组织侵入,条件适宜,多次进行再侵染,扩展蔓延。马铃薯灰霉病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95%以上,连茬连作、过于密植、低温高湿、冷凉阴雨等情况下发病快率高且重。
土豆灰霉病菌核在土壤里,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表及土内,以及种薯上,均可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在田间,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活动传播,由伤口、残花或枯衰组织侵入,条件适宜,多次进行再侵染,扩展蔓延。马铃薯灰霉病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95%以上,连茬连作、过于密植、低温高湿、冷凉阴雨等情况下发病快率高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