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07-03 08:24

夏孢子是导致小麦秆锈病的主要原因,当温度在3-31℃时小麦可感染秆锈病,18-22℃时感染概率最高。小麦秆锈病在中国南方主要越冬区不间断发生,然后在风的影响下由南方的冬麦区向北方扩散,对北方的小麦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小麦锈病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当前出现最为频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在三种病害中最高。一般减产5-15%,严重者达50%以上。小麦条锈病锈菌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1.4―17℃)和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进而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囊,并长出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中,并产生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内吸取养分以寄生生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