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病菌属担子菌亚门,病部散出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为球形或卵形,在田间土壤、地表、病残株及种子上越冬。冬孢子没有休眠期,条件适宜即可萌发侵染。黑粉病以土壤和种子传病为主,病害的流行受越冬的菌源数量、环境条件及品种抗病性等影响。药剂防治带菌种子是黑粉病的主要侵染源,尤其是远距离的传播。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不仅能抑制种子所带病源菌,对种子萌发时,土壤带菌的侵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目前生产应用的包衣剂和拌种剂种类很多,应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药剂,如20%辛酮种衣剂,在重病区注意在药剂中适当增加一些杀菌剂如多菌灵粉剂,以增强防治效果。适时播种,播种时深浅适宜,促苗早发,减少感染机会。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增强品种抗性。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感病阶段,保证水分供应。田间出现病株时,前期及时拔除,带离田间深埋,后期及早割除菌瘿,以减少当年的再侵染菌源及次年的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