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较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染病后,草莓株叶可出现局部病斑或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期,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展成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除局部病斑外,该病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秧苗成片萎蔫枯死。母株叶基和短缩茎发病时,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可恢复,病情加重后全株枯死。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可见自外向内褐变,维管束未变色。浆果受害后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