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以幼虫危害为主。第1代幼虫主要危害李、杏和早熟桃果,第2代幼虫危害玉米、向日葵花盘、蓖麻籽花穗籽粒和中晚熟桃果,第3代幼虫主要危害栗果。为害玉米时,成虫把卵产在雄穗、雌穗、叶鞘合缝处或叶耳正反面,百株卵量高达1729粒。初孵幼虫从雌穗上部钻入后,蛀食或啃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钻蛀穗柄常导致果穗瘦小,籽粒不饱满。蛀孔口堆积颗粒状粪渣,一个果穗上常有多头桃蛀螟为害,也有与玉米螟混合为害,严重时整个果穗被蛀食,没有产量。幼虫孵化以后,在果面上作短距离爬行,便蛀入果肉,并有转果为害习性。成虫白天伏于树冠内膛或叶背,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有强烈趋性,羽化后的成虫必需取食补充营养才能产卵,主要取食花蜜。卵多单粒散产在寄主的花、穗或果实上,卵期4-8天。幼虫者熟后在穗中或叶腋、叶鞘、枯叶处及高粱、玉米、向日葵秸秆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