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水平较高、小麦播种基础扎实、冬前浇过越冬水且墒情适宜、群体充足、个体健壮的田块,应以控为主,肥水管理可推迟至拔节中后期进行,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避免春季分蘖过多消耗营养,防止群体过大导致郁蔽及病虫害加重,促使根系下扎,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延缓后期早衰。
地力水平一般或较差的沙薄地,小麦播种较晚、未浇越冬水、墒情不好、群体不足、个体分蘖少或播量过大长成单根独苗的田块,应以促为主,抓紧时间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促进春季分蘖,转化苗情。拔节末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5~7公斤,提高分蘖成穗率。
墒情较好、苗情正常的地块,应以保、稳为主,可推迟至拔节初期以后施肥浇水,促进两极分化,避免过快过旺发育受低温危害,实现趋利避害。建议使用机械深施,减少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松土提温,节本增效。
小麦拔节期是茎基部和节间开始明显伸长的时期,也是幼穗分化到小花分化期的关键阶段。此时肥水运筹对穗数和穗粒数的形成至关重要。拔节期肥水管理可促进上部节间伸长,预防倒伏,稳定和确保亩穗数,促进小花分化,形成有效小花,保花增粒,促进上层不定根生长,增强根系活性,对花后绿叶功能和增加粒重有重要作用。拔节期肥水是施肥的主要时期,也是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可兼顾穗数、穗粒、粒重三个产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