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根朽病发病规律:病原菌的菌丝体、菌索在病根部或残留在土壤中越冬,寄生性弱。菌索在土壤中蔓延,靠病健根接触,菌索产生小分校直接侵入,或自伤口侵入。或者气流传播担孢子,遇适宜条件,自树干大伤口侵入,蔓延至根部发病。管理差、树势弱、果园阴湿积水、水肥条件差的,发病重。根朽病菌以菌丝体或根状菌索及菌索在病株根部或残留在土壤中的根上越冬。主要靠病根或病残体与健根接触传染,病原分泌胶质粘附后,再产生小分枝直接侵入根中,也可从根部伤口侵入。此外,有报道:从病菌子实体上产生的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到树木残根上后,遇有适宜条件,担孢子萌发,长出的菌丝体侵入根部,然后长出根状菌索,当菌索尖端与健根接触时,便产出分支侵入根部。病斑红褐色不规则形,皮层松软,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充满白色至淡黄色的扇状菌丝层,将皮层分离为多层薄片。在黑暗处病组织可发出蓝色荧光。发病初期仅皮层溃烂,后期木质部也腐朽。高温多雨季节,在根茎部及外露出的病根上常有丛生米黄色蘑菇状子实体。小蜜环菌主要通过根状菌索或菌传播,当小蜜环菌吸附到寄主根上以后,通过酶解或压力侵入。在采伐不久的林地,或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易发病。由于败育假蜜环菌和小蜜环菌寄生性弱,可在残根上长期存活,引致新果园发病,生产上老苹果园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