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菌核病发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多雨,田间湿度过大。西兰花菌核病适宜发病温度范围为0-30℃,最适宜温度为20℃。子囊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5-10℃,菌核萌发适温为15℃。在相对湿度85%以上时有利于发病。排水不良、通透性差、偏施氮肥的条件下,发病重。菌核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在土中可存活数年,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溅射和施肥传播。土壤偏酸、高温多湿的生态条件有利于发病。病菌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温度为0-30℃,20℃为最适。菌核没有休眠期,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但不耐潮湿,一年后即丧失其生活力。温度在5-20℃和较高的土壤湿度下菌核即可萌发,其中以15℃左右为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适温5-10℃,经48小时后,孢子萌发率可达90%以上。本病在温度20℃左右和相对湿度85%以上的环境条件下,病害严重,反之,湿度在70%以下,发病轻。早春和晚秋多雨,易引起病害流行。西兰花菌核病的发病条件是土壤中有菌核或病残体中有菌核,或是西兰花种子中带有菌核,成为第二年发病的菌源,遇上适宜条件,连作、有不抗病品种都是发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