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特征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采集病变组织和胸腔渗出液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可发现多种形态的革兰氏阴性菌,再进行生化试验,查看发酵结果是否产生硫化氢。血清学试验可用补体结合反应,多用于慢性病例,采集病羊的血样,进行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呈现阳性。综合上述诊断结果确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综合防治措施:(1)对病羊和疑似病羊进行隔离,分开治疗,对病死羊只尸体和接触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羊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包括周围运动场地、羊只经过区域,一般选择使用生石灰消毒。对病羊粪便和被污染的草料、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2)加强检疫,做好预防。新引进的羊只必须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没有问题后隔离检疫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时方可混入羊群。(3)进行免疫接种,使用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和鸡胚化弱毒苗或者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4)对病羊使用泰乐菌素、新凡纳明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皮下注射,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该病。加强饲养管理,给予羊只营养丰富、能够增强抵抗力的饲料,重点护理怀孕母羊。避免健康羊群接触病羊,及时进行隔离管理。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免疫和药物保健预防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场上已有商品化的灭活苗可定期实施免疫接种。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发生浆液和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死亡率高。①、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对从外地引进的羊,严格隔离,检疫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②、本病流行区坚持免疫接种。③、羊群发病,及时进行封锁④、治疗,可选用土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强效支菌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