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疫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2025-06-26 17:13

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茎蔓染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开始,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斑,随后病部缢缩,全株萎蔫而死亡。土壤带菌是西葫芦疫病的主要侵染来源,其次是病残体和未腐熟肥料。这些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肥粪中越冬,第二年气候适宜时开始发病,并形成中心病株。西葫芦疫病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32℃,最高生长温度37℃。西葫芦种子一般不带该菌,土壤带菌传染是疫病主要初浸染来源。西葫芦疫病在条件适宜情况下,一般病害经10~15天就可流行。为生理性病害,主要原因是生长前期由于地温低,土壤粘重、过干或过湿,影响根系的发育。开花坐果后,由于蒸腾旺盛而根系吸水能力弱,造成叶片萎蔫。土壤中缺镁,或土壤中锰的含量过高时,也会诱发此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