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炭疽病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枝干和果实。叶片染病时,产生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色深,有时略现轮纹,后变成灰白色,轮纹趋于明显。发病重时多个病斑常融合成不规则形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很多淡红色至黑色小点。枝梢染病多发生在枯枝或生长衰弱的枝条上,初期形成深褐色小型圆斑,后扩展为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部凹陷或干缩,致使皮层、木质部呈深褐色或枯死。果实染病时,果面产生浅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呈现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表皮下产生很多小粒点,稍隆起,由初褐色变成黑色,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多排列成轮纹状。湿度大时,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涌出粉红色黏质物,称为分生孢子团块。后随病斑继续扩大,病部烂入果肉或果心,使果肉褐变有苦味。该病有时与蒂腐病混生,症状似蒂腐病的大型褐腐,但不一定发生在蒂部,果面任何部位都可产生大型褐色圆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