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2025-06-26 22:07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菌核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6年,在流动的活水中能存活6个月左右,因此土壤中的菌丝和菌核是主要的侵染源。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冬前发病期,小麦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越冬期外层病叶枯死。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