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褐腐病、茎基腐病、粗缩病、穗腐病、蚜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害主要育种手段解决,采取综合防治。虫害有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应根据虫情和历年发生规律,及早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此外,还有纹枯病、矮花病、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等)、双斑莹叶甲等。
防治技术包括:
1.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压低病虫源基数。
2.成虫诱杀技术。在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3.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
4.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二代黏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5.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发生情况,合理混配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推广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6.赤眼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每亩放蜂1.5万至2万头,每亩设置3个至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