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矮化叶病毒病发病初期心叶基部叶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点,沿叶脉排成条点,严重时叶片上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植株矮化,不能抽穗或抽而不实,再收获前死亡。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受害重,抽雄前为感病阶段。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病情进一步发展,叶片上形成较宽的褪绿条纹,尤其新叶上明显,叶绿素减少,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断,有的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一般第一片病叶失绿带沿叶缘由叶基向上发展成倒“八”字形,上部出现的病叶待叶片全部展开时,即整个成为花叶。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株高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而早死,少数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籽粒少而秕瘦。病株根系发育弱,易腐烂。
矮花叶病是玉米的一种病害,玉米整个生长期中均可受害。具体症状如下:一、刚开始在心叶基部沿叶脉向上形成许多虚线状退绿小圆点,以后逐渐形成断续条点,再扩展至全叶,一般第1片病叶失绿,从基部沿叶脉两侧向上扩展,形成倒“八”字形。二、随着病情的发展,叶脉间叶肉逐渐失绿、变黄,而两侧叶脉仍保持绿色,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叶。感病后的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早期感病植株矮化严重。三、后期感病植株矮化较轻,一般较正常植株矮化10%~30%,感病较重矮化50%。重病株早期心叶扭曲成畸形,叶片不能展开,植株明显矮小,抽雄后雄穗不发达,分支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不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