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病害,受天气影响较大。八至九月份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加重锈病的发生和传播。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发生和传播,雨后田间积水多、通风透气性差的地块发病面积大。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
玉米锈病又称玉米黄疸病,上世纪90年代主要在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严重发生,因此称为南方锈病。近年来,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玉米生长中后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品种抗病性较弱;外因包括高温多湿天气,如生长中后期连阴雨天气多发,8月份天气转凉后平均温度26℃~28℃且湿度高时发病迅速。此外,台风过境带来的锈病孢子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重要因素。具体病因包括:品种抗病性不强、种子处理不到位、土壤及病残体具有传染源、高温高湿等环境条件适宜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