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猝倒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不同的病原菌导致的发病症状有所差异,有的在根茎处发病,侧根腐烂;有的只在根部发病,连片成带状。发病初期会在根茎处形成褐色近圆形坏死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扩大,一般病处常凹陷溢缩,颜色变深,根系变褐色坏死,根茎处腐烂,逐渐枯死。
胡萝卜猝倒病是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中存活,是典型的土传病害。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会通过风雨、人工灌水、土壤耕作进行传播。胡萝卜的猝倒病一般在育苗期发生,尤其在子叶期最易发病。病菌生长的适宜地温是15~16度,温度高于30度受到抑制。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时易发病。
为了有效预防胡萝卜猝倒病,建议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翻新和消毒,清除田间的杂草和落叶。在育苗期,应加强胡萝卜苗间的管理,增强胡萝卜幼苗的抗逆性,及时喷施杀菌药剂预防。此外,避免低洼不透气、粪没发好、化肥烧籽等不利条件,也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