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的正背两面,近圆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12毫米,叶面病斑浅褐色至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对应部位生有致密灰黑色至近黑色绒状物,病斑正、背两面均围以暗褐色细线圈,有的在外围还生浅黄色晕圈。栽培措施包括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实行隔年轮作,避免连作,与非茄科蔬菜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病菌残留体,结合深耕晒垄,促使病菌残留体腐解,加速病菌死亡,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覆盖地膜,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大水漫灌,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及时深翻。种子处理措施为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拌种。田间发现病株为害应及时施药,在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4000倍液;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600—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发前7天停止用药。辣椒叶部病害主要是早疫病,可在使用保护性药剂预防的基础上,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水淹,通风透气,发病初期使用治疗性药剂进行防治。着重防治蚜虫,切断传播途径,可用10%大功臣2500倍液喷洒。各乡镇的冷链建设工作急待加强,现在只能说勉强能维持疫苗的储备工作,绝大多数冰柜冰箱年久失修,建议能够尽快得到更换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