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的发生环境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温暖高湿天气适于发病,气温16~23℃,相对湿度高时发病重,夏孢子在13~16℃时萌发。该病由真菌引起,南方以夏孢子传播,北方菌源来自病残体或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酢浆草,成为初侵染源。田间叶片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
发病条件包括:
1.气候条件:高温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和侵染,发病重。气温20~30℃且阴雨天多,相对湿度95%以上时易流行。
2.土壤和种植: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3.品种:抗病性差异大,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如掖单2号、4号、12号、13号、西玉3号等。
4.施肥: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锈病菌借助气流传播,早熟品种易感病,高温、多湿、多雨、雾日及光照不足利于病害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