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法

2025-06-20 21:55

根据本病的传播特点,平时注意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清除能降低牛抵抗力的因素,圈舍、围栏应定期消毒,每年可作定期预防接种。本病发生时,对同群的假定健康牛用高免血清作紧急预防接种,与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联用,可提高疗效。治疗:病牛可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天。重症病牛在用磺胺药物的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钾,四环素配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疗效也较好。此外,病牛的垫草、粪便等排泄物中有大量巴氏杆菌,要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要用石灰水或3%的来苏儿液消毒。病牛和死尸必须在防止细菌扩散的原则下宰杀或处理,内脏作深埋处理。

诊断:体温升高至41度左右,颈部水肿。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症及剖检变化(败血型呈一般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出血,淋巴结显著水肿,胸腹腔有大量渗出液;浮肿型在咽喉或颈下有浆液浸润,切开浮肿部流出深黄色透明液体,间或杂有出血,咽周组织和会咽软骨韧带呈黄色胶样浸润,咽淋巴结和颈前淋巴结高度急性肿胀;肺炎型主要表现为胸膜炎和格鲁布氏性肺炎,胸腔中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肺切面呈大理石状,心包与胸膜粘连,内有干酪样坏死物)可作出诊断。确诊有赖于化验室细菌学检查,但本病还应与炭疽、气肿疽和恶性水肿相区别。

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感染后会造成败血症及组织器官的出血,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牛的死亡。做好预防是杜绝牛感染该病的有效手段,而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牛死亡的主要措施。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还包括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呼吸困难,眼睑舌色苍白,体力不支滩卧,听诊心律不齐,脉衰弱,眼关有出血或渗血症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