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湖北、浙江适种中豌2号;西北适种晋硬1号,晋软1号;华北适种青株豌豆、小青荚豌豆、晋硬1号、晋软1号;西南适种无须豆尖1号等。(2)实行轮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及根系生长有影响,故忌连作。(3)播种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混合拌种并密闭48~72小时后播种,可推迟发病约1个月。(4)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如合理密植、清沟排渍。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喷雾防治2~3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可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10%世高水溶性颗粒剂1000~12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80~100克),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2~18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40~170克),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00克),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30克),75%百菌清6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70克)等。此外,还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200~1400倍液、10%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6000~80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6000倍液、25%烯唑醇乳油15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交替防治,喷雾7~10天1次,防治2~3次。
传统防治方法还包括提早播种期、种植早熟品种、轮作倒茬和加强田间管理。提早播种期和种植早熟品种使豌豆在病害流行前已采收,病害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轮作换茬在时间和空间上可延缓病情扩散,但不能防治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