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有什么症状?

2025-06-18 09:20

种子均匀播种,保持土壤湿润、定期除草、松土、消毒喷雾以防御病虫害。生长至2个片叶及其以上,可采用叶带施肥、土里施肥等方式健康生长,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高于叶片的范围。如果是山坡地,要先挖宽2.5米能上能下的水平带,再在水平带的中间挖定植穴或定植沟,深60厘米,宽100厘米,在定植沟中施。

花生叶斑病分为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和花生褐斑型叶斑病,分别由球座尾孢菌和花生尾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上的一种病害。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引起严重落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托叶,茎上也受其害。先在下部较老叶片上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严重时在茎秆、叶柄、果针等部位均能形成病斑。叶片正面的叶斑周围有清晰地黄色晖轮;叶片黄褐色至暗褐色。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叶片发病一般发生均由下而上,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班,直径1-10毫米。颜色逐渐加深呈黑褐色或暗褐色。叶片正面老病斑周围往往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背面有许多黑色小黑点(子座)排列成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一层灰褐色的霉状物。

花生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引起早期落叶而影响养分的积累。受该病害为害,一般可减产5%-15%,严重时可达30%以上。发病初期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在1-10毫米,叶片正面病斑为暗黑色,背面为褐色或淡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