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前种子处理,通过杀菌剂处理减少种子上的镰孢菌等病菌并防止苗期土传病害。穗期虫害(玉米螟、桃蛀螟、金龟子、蝽类和棉铃虫)造成伤口,导致病菌侵入,显著加重穗腐病危害。做好对穗期害虫的防治可以有效地减轻穗腐病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不断更换新品种,种植生育期合适的品种。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玉米孕穗至抽雄期避开雨季。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防治虫害以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加强田间管理,增施钾肥或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降雨有积水时及时排水,防止田间长时间渍水。生育后期要促早熟,在籽粒进入蜡熟后期,实行站秆扒皮,以加快籽粒脱水。收获后及时晾晒脱水,剔除感病籽粒等。药剂防治可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40毫升/亩,或32%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2~42毫升/亩,等药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重点喷施果穗和中下部老叶,可有效预防穗腐病的发生,还可兼治玉米大小斑病。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充分晒干后入仓贮存。玉米进入完全成熟前,可将玉米茎基部的几片老叶摘除,加强通风排湿,显著降低田间湿度。玉米收获的最佳期在玉米完熟期,选择晴好天气抓紧收获,可减轻穗腐病的发生。水稻秸秆深翻还田是在水稻机械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地表的前提下,利用铧式翻地犁将秸秆翻埋于土壤耕层之下的一种秸秆还田方式。实行创作,清除并消毁病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