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在多雨、多露、多雾冷凉多湿地区,或种植过密,土壤黏重下湿地发病重。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后色变淡,稍凹陷以至龟裂,病斑上密生大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部往往因腐生菌的生长而变黑,加速茎组织的崩解,轻者生长停滞,重者植株死亡。菜豆炭疽病,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成溃疡状;幼茎上生锈色小斑点,后扩大成短条锈斑,常使幼苗折倒枯死。成株发病,叶片上病斑多沿叶脉发生,成黑褐色多角形小斑点,扩大至全叶后,叶片萎蔫;茎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陷,呈圆形或椭圆形,外缘有黑色轮纹,龟裂;果荚染病,上生褐色小点,可扩大至直径1厘米的大圆形病斑,中心黑褐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稍凹陷,易腐烂。
注重农业防治,及时清理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将其深埋或浸水沤烂,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虫源,防止转移为害;冬、春多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可使入土结茧幼虫死亡;冬季深耕土壤,使幼虫冻死或被鸟啄食,以减少越冬虫源。加强栽培管理,种植管理上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因此要求加强肥水管理,一次性施足攻花攻荚肥,并适当摘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生物防治,以菌治虫可用每克含活孢子100亿的青虫菌或杀螟杆菌或Bt乳剂500倍液,再与敌敌畏混合喷施,防治效果尤佳;也可用每克含活孢子100亿的白僵菌300倍液防治。菌液要随配随用,防治时期宜在2龄幼虫盛期喷施,隔7天喷1次,连喷3次。化学防治,喷药应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应把握在晴天的上午8时~10时,即花苞开放期。在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喷药1次~2次,可杀死初孵幼虫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使用的药剂要求对豆角花和幼荚无药害,并有较好的渗透性。药剂可选用功夫15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5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