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病菌通过水流、灌溉水或雨水溅射传播,从幼根、伤口、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寄主,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并产出有毒物质,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死。土温28℃、土壤潮湿、连作地、移栽或中耕时伤根多、植株生长势弱时发病重。酸性土壤及线虫取食造成的伤口也利于本病发生。21℃以下或33℃以上病情扩展缓慢。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未腐熟的有机肥中或附着在种子、棚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萌发的芽管从茎基部的裂口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