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白粉病是由单丝壳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茄子叶片,尤其在温暖、多雨天气条件下发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该病害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保护地栽培危害程度重于露地。
环境条件如高湿度、品种抗病性差、管理不当等因素均可诱发白粉病。特别是在早春温度偏高、少雨的年份,以及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此外,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不足导致早衰的田块也更容易发病。
茄子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农业和化学防治方法。首先应选择优良品种,加强田间和肥水管理。在必要时,可以结合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病菌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使病害蔓延。在高温高湿或干旱条件下易发生,发病适温为20°C〜25°C,相对湿度25%〜85%,高湿条件下发病尤其严重。当茄子生长衰弱时,病情会明显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