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流行病学是什么?

2025-06-15 06:27

偶蹄动物是口蹄疫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或间接接触(如飞沫)、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以及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自然感染的动物有黄牛、奶牛、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人工感染可使豚鼠、乳兔和乳鼠发病。被感染的动物能长期带毒和排毒,病毒主要存在于食道、咽部及软腭部。羊带毒6~9个月,非洲野牛个体带毒可达5年。带毒动物通过唾液、乳汁、粪、尿、病畜的毛、皮、肉及内脏将病毒散播,被污染的圈舍、场地、草地、水源等为重要的疫源地。该病主要感染牛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不同年龄的牛感染程度不同,小牛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多发生于秋季,病初表现为高烧和流哈喇子。患病牲畜及携带口蹄疫病毒的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毒通过水泡、唾液、粪便、奶和尿液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