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主要发生在成株期,茎叶与瓜果均可受害。受害茎蔓基部和茎节位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之后茎蔓缢缩,茎叶迅速失水凋萎,但茎叶仍保持绿色,呈青枯状。叶片染病,初为针尖大小的黑点,后发展成轮纹状褐斑,潮湿时,病斑表面生黑色霉状物;茎部染病,多在分杈处产生褐色或黑褐色长圆形斑,稍凹陷,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青果染病,多从花萼附近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凹陷,病斑直径可扩展至10-20毫米,后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并密生黑色霉状物。
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可危害幼苗、茎蔓、叶片和瓜条。幼苗染病,初始在嫩尖部位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病部以上干枯。幼苗茎染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开始,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病部逐渐缢缩,全株萎蔫而死亡,但不倒伏。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
黄瓜疫病症状,苗期多从生长点嫩尖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萎蔫,最后枯干呈秃尖状;在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扩展很快,湿度大时软腐,干燥时呈青白色,干枯易破碎,往往在茎节上发病,顺节部向上下扩展,暗绿变软,逐渐发黄萎缩,患部以上叶片全部萎蔫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褐色,这是与枯萎病的不同之处。瓜受害,病部萎缩呈暗绿色软腐表面生白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