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一般大风大雨后发病严重,常用药剂有春雷霉素、中生菌素,铜制剂包括碱式硫酸铜、噻森铜、噻菌铜等。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稻曲病以预防为主,宜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可选用加收米(春雷霉素)5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稻曲病,同时还能特效防治稻颈瘟。齐穗后发现稻曲病再下药防治则效果不明显。
水稻纹枯病主要从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主要是要做到提早防治,浅水勤灌。适时搁田,保持土壤通透性,遇到温度高,雨水多的年份容易发病,分蘖旺盛的不通风或过度密植光照不足的田块极易发病。一定要提早防治,防治药剂其实很简单,也很多,比如井冈酶素,爱苗,等等都可以,主要是防治要提早,管理要到位。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可选用井冈霉素、甲基硫菌灵等进行防治。水稻品种对其抗性是水平抗性,没有田块和品种能表现绝对不发生此病,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防治措施是:耘田时捞除菌核和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井冈霉素等。
这是水稻褐变粒,细菌感染。防治用硫酸链霉素、氢氧化铜、咪唑喹啉铜、络氨铜、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过氧乙酸、乙蒜素等,这几款成份的杀菌剂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都有一定的效果。
水稻得了稻瘟病,发病前可用三环唑类药剂预防,如三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如果已经发病,就要使用稻瘟灵。水稻这个样子应该是穗茎瘟导致的!防治用富士一号每亩一瓶喷雾防治,发病严重可用两瓶,在早上露水未全干时喷雾防治。
在气候条件方面,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等气象因素,对空瘪粒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水稻抽穗开花时间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20℃以下的低温,都不能完成受精过程,形成空壳。但遇到35℃以上高温,同样对受精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空壳率会大量增加。光照对空瘪粒的形成影响也较大,由于米粒中的干物质95%以上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在抽穗结实期间,阴雨天多,日照不足,就会增加空瘪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