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2025-06-13 16:16

花生叶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包括黑斑型和褐斑型两种,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影响叶片、叶柄、托叶和茎秆。

黑斑型叶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小点,随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1-10毫米,颜色逐渐加深至黑褐色或暗褐色。叶片正面老病斑周围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背面有许多黑色小点排列成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可合并成不规则大斑,导致叶片干枯脱落。茎秆发病时产生椭圆形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大部脱落,仅留顶端新叶,茎秆变黑枯死。

褐斑型叶斑病早期症状与黑斑型相似,后期叶片上的病斑较大,直径4-10毫米,圆形或不规则圆形,颜色较浅,正面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潮湿时病斑上也产生灰褐色霉层。一张叶片上可产生10-20个病斑,重病叶常干枯脱落。茎秆感病后生褐色长椭圆形病斑。

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发现病害时,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