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病的发生特点有哪些?

2025-06-12 09:59

以菌丝体在桧柏菌瘿中越冬。次年春形成冬孢子角,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至2.5~5公里范围,落在苹果树的叶片、叶柄、果实及新梢上,形成病斑。在病部产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性孢子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再发育成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秋季再随风传到桧柏树上,形成菌丝体、菌瘿越冬,完成生活史。苹果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还可转主寄主桧柏。叶片初患病时,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切断病菌来源,彻底砍伐在苹果及梨园5千米以内的桧柏树,破坏病害的侵染循环。苹果锈病危害幼果、新梢、叶柄、幼叶等绿色幼嫩组织。初期通常会在苹果叶呈现出油亮橘红色圆点,大小为1至2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不断严重、扩大,最后中间部位颜色越来越深,外围颜色相对较浅。此时中央部位会长出大量黑色小点,即病菌孢子器。随后孢子器分泌粘液并形成性孢子,性孢子逐渐变黑,粘液干枯。后病部变厚变硬,叶背隆起,并长出许多黄褐色毛状物,即病菌锈孢子器,内含大量粉末锈孢子。叶柄染病则出现纺锤形橙黄色稍隆起,表面出现大量锈孢子器与性孢子器。新梢染病早期与叶柄受害情况接近,后期病部凹陷、脆弱易折断,伴有龟裂。幼果染病部位出现圆形橙黄色斑点,大小约1厘米,病变后期病斑变褐色,中央出现性子器,周围出现锈子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