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绵疫病的症状是什么?

2025-06-10 13:17

茄子绵疫病,俗称“掉蛋”或“烂茄子”,是茄子生育期较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果实、茎、叶、花器等,特别是近地面处果实受害最重。苗期被害,在近地面处的嫩茎上出现水渍状缢缩,引起植株倒伏死亡。成株期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产生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边缘不明显,黄褐色至深褐色,病部果肉黑褐色腐烂,在潮湿条件下果实表面生出白色絮状霉层,病果易蒂落并很快腐烂。叶片发病后,初呈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边缘不明显,有轮纹,后变褐色或紫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稀疏的白霉。茎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后变褐色,其下部枝叶逐渐萎蔫干枯,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霉。花器受侵染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实行4年以上非茄果类蔬菜轮作,选地势高燥地;选用耐病品种,圆茄比长茄耐病;采取高畦铺地膜,或用稻草、麦秆,及时摘除老叶、病果、病叶;加强雨后排水,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减少土壤水分;药剂防治重点是雨前和发病初期,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6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隔5~7天1次,连续防治3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