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危害特征?

2025-06-09 07:38

生态防治: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应消毒,苗床或大棚土壤处理,取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均,并按100公斤苗床土中加入杀菌剂金雷20克和适乐时10毫升拌土一起过筛混均。用配好的苗床土装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可以减轻土壤中黄萎病菌的危害。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钾肥,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嫁接防病:采用野生茄子作砧木与茄子嫁接进行换根处理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治因重茬、土壤带菌严重造成的黄萎病的方法。嫁接方式有许多种,生产中常用靠接、插接、劈接等方式。可以根据掌握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

茄子苗期可染病,多在坐果后表现症状,一般自下而上或从一侧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缘和叶脉间褪绿,逐渐发展到全叶。晴天的中午病叶失水萎蔫,下午或夜间可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正常,叶缘变褐上卷,严重时脱落光杆,茎部维管束变褐。有时半边发病,呈半边疯、半边黄,植株明显矮化。茄子黄萎病多在门茄坐果后发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阴雨天恢复,条件适宜,全叶黄萎,变褐枯死;由下向上逐渐发展,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轮作2年以上;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及时摘除病果、病叶,深耕,减少病源;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保持通风透气。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加35%精甲霜灵乳化种衣剂拌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