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植株矮化,不能结盘或死亡。苗期染病2~3片真叶时开始显症,叶片受害后叶面沿叶脉出现褪绿斑块,叶背可见白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株生长缓慢或朽住不长。成株染病初期近叶柄处生淡绿色褪色斑,沿叶脉向两侧扩展,后变黄色并向叶尖蔓延,出现褪绿黄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沿叶脉间或整个叶背出现白色绒层,厚密。后期叶片变褐焦枯,茎顶端玫瑰花状,病株较健株矮,节间缩短,茎变粗,叶柄缩短,随病情扩展,花盘畸形,失去向阳性能,开花时间较健株延长,结实失常或空秆。国内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局部地区,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向日葵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2~3片真叶时开始显现症状,叶片受害后叶面沿叶脉出现褪绿斑块,若遇降雨或高湿,病叶背面可见浓密白色霉层。但在持续干旱条件下,即使在发病特别严重的植株,也不出现霉层。病株生长迟缓,形成矮缩,往往不等开花就逐渐枯死;成株期染病,叶片呈现大小不一的多角形褪绿斑,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也有白色霉层,少数感染轻的病株可以开花结实,种子小而白,或与健康种子区别不大,但种子可以带菌成为第2年初侵染来源。